服务电话:13714267958 QQ:1364937015  手机:
|

bsport体育

伺服驱动器 无刷电机 无刷驱动器

bsport体育:吉利比亚迪起争执 DM50到底实不实在?

来源:bsport体育注册 作者:bsport体育登录

  举座皆惊的同时,争议声也随之而来,甚至引发了大佬间的“嘴炮”。这不,有博主吐槽秦L2.9L的油耗为“失真都被喷自闭了”的NEDC油耗,吉利的杨学良总就忍不住评论:还是实在一点好,估计老一辈科学家健在的话也会这么想。

  随即比亚迪的杨东升总也没“默认”,而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:比亚迪采用的NEDC测试标准更加科学,测试结果更接近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。

  诚然,秦L的WLTC馈电工况油耗为3.8L,确实没有进入“2时代”。但在整备质量比秦PLUS多了155公斤、加速成绩差别不大的情况下,油耗降低了0.8L,幅度达到17.4%,这个成绩还是相当可观的。没记错的话,应该也是首款进入WLTC馈电工况油耗“3时代”的插混车。

  而事实上,这套DM5.0在降油耗方面不仅技术研发和优化上确实花费颇多,在理论创新上,也有不少建树,这一点是相当值得肯定的。

  很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其发动机46.06%的高能效。的确,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,发布会上说工程师经历了无数的试验、反复的调试也所言非虚,但这其中混动结构上的创新同样功不可没。

  例如已经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双离合器。有了它,发电机就可以参与驱动了。也就是在急加速需要强大动力的时候,DM5.0的发动机、发电机和驱动电机可以同时发力,满足瞬时的加速需求。

  或许你觉得这算不上什么,因为电机要想获得大功率很容易,直接加大驱动电机即可。然而别忘了,绝大多数工况下,这台发电机是不会参与驱动的。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情况下,DM5.0仍然只由一台驱动电机驱动。有了发电机“待命”的设计,就可以匹配更小功率的驱动电机,从而实现日常工况下电耗、油耗的降低。

 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。由于有了发电机“待命”,对于发动机的动力需求也下降了。所以我们发现,DM5.0的发动机虽然效率更高,功率却比DM4.0的发动机更小。为什么?除了可以让膨胀比更大以外,更关键的是可以让发动机的运转曲线更平滑,从而做到几乎全域高效(而不必为兼顾某个区域的动力输出而牺牲能效)。所以这台1.5L的发动机可以把能效打到46.06%,发电机可以参与直驱其实是起了很重要的间接作用的。

  膨胀比和压缩比是反向对应的,即发动机做功前后气缸容积的比值。常规发动机,膨胀比=压缩比。但米勒循环下,排气门延迟关闭,实际的压缩比并没有那么大,官宣的压缩比数值,其实是膨胀比。只是由于压缩比认知更广泛,官方仍喜欢宣传压缩比。在气缸总容量恒定的情况下,更大的膨胀比有利于提高燃效,但等效于减少了排量,因而不利于功率的提升。

  还有专利图上展示的那两个行星齿轮组。为什么不像DM4.0那样将电机直接接个差速器就完了?核心目的当然还是为了优化动力输出、尤其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。还记得丰田的THS II吗?这套被奉为鼻祖、典范的混动总成,其核心其实也是行星齿轮组构架。它可以将油电混合做得更极致。只要算法得当,其效率优势要强于单纯靠离合器的切换。

  这同样不是重点。重点与上面说的一样——正因为可以优化动力输出特性,因而又给发动机的效率提升提供了空间。

  所以无论如何嘴炮,比亚迪DM5.0的研发工程团队都是要加分点赞的。他们确实辛苦了,不仅为比亚迪建功立业,同时也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  估计很多人脱口而出:油耗2升+,续航2000公里+。因为这样的数据,不仅史无前例,更感觉不可思议。然而越是觉得不可能,越容易被人记住。所以从直观效果上说,比亚迪为DM5.0的这次营销很成功。

  然而,我们也注意到,比亚迪在营销策略上,也有点为了“造噱头”而“造噱头”。这多少就有点显得不够实在了,其长远效果如何则有待观察。

  例如2000公里+的续航。我们之前专门说过,超长续航的价值,减少去加油站的次数、跑长途更从容自在、越野更有底气等等。

  然而这都是基于正常设计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。也就是通过技术实现的超长续航属于附属价值,自然是好的。但如果为了长续航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法,就有待商榷了。就好比燃油车通过降低油耗提升续航值得点赞,但如果是通过在后备箱里放个大油箱提升续航,你还会觉得好吗?

  此次上市的秦L,多少有点这方面的嫌疑。秦L的油箱有65L?很大吗?可以做个对比:汉的油箱是50升。秦L的级别比汉低了不止一个级别,油箱反而大了不止一个级别,这显然是反常规的操作。

  如果还不够有说服力,我们还可以做个比较。的油箱是68L,比汉的油箱大了18L。说明什么?说明基于插混的节油优势,合理的布局应该是适当缩小油箱,将空间贡献出来作其他的布局。秦L反其道而行之,油耗更省的情况下刻意加大油箱,为什么?会不会就是“为了实现2000公里续航”这个营销噱头而刻意为之?

  另一个就是此次嘴炮争议的焦点了:用NEDC工况来将油耗打入“2时代”。尽管杨东升说NEDC工况更科学、更符合实际使用情况,但引发争议在所难免。因为多数人会想:如果NEDC更科学,工信部之前一直用的是NEDC,为何现在却改用WLTC呢?

  当然,确实有可能NEDC更符合插混的实际工况。因为插混的油耗与燃油车是相反的,经常是堵车慢行反而比高速巡航更省油。为此,发布会上比亚迪也引用了大量的实测数据,不仅有众媒体的实测,也有“老总亲测”。得出的结果甚至比NEDC工况还好,大多在2.5L左右。并且发布会上还反复强调,这不是“节油赛工况”,是开着空调、正常驾驶的测试。

  由于秦L刚刚上市,在获得大量用户数据印证之前,我们很难说是质疑的声音对,还是比亚迪的声音对。如果最终证明,比亚迪的宣传是实在的,绝大多数用户日常用车馈电油耗线真的会“火出圈”。但如果最终结果并非如此,舆情恐怕就会对比亚迪不利了。

  要命的是,“舆情”往往很难全面,真实。用户用车的工况千奇百怪。而比亚迪“2升+”的宣传又如此深入人心。这无疑吊高了人们的预期。即当车主发现油耗在3L以下时可能会觉得正常而不发声,而当油耗高于3L甚至高于4L时,则往往会“积极吐槽”。所以最后的结果,舆情不利于比亚迪的概率可能不会小。

  其实即便是“油耗3时代”,已经是极好的、史无前例、吸引眼球的成绩了。如果不是这种刻意的“2时代”营销,而是实实在在地宣传“3时代”,当车主发现实际油耗还能低于3L时,结果往往是惊喜、口碑和广而告之。哪种的远期效果更好,是不是显而易见呢?

  不管怎么说,比亚迪的DM5.0属于其在插混技术领域憋的一个“大招”。为了这个“大招”,比亚迪在宣传上也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。

  不得不承认,DM5.0是“好东西”,尤其是与当下的各类技术相比,其能效优势可能能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。只是在营销手段上,如果能实在一点,适当降低一些人们的预期,可能“后劲”会更好。

 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的“542”营销?强调5秒加速2升油耗,初期同样是效果爆棚,但随后呢?

询价